发布日期:2025-05-23 14:51 点击次数:64
在秦始皇继位之前,有历史记载的秦国的先君一共是三十五位,秦始皇是第三十六位,秦庄公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年代记载的君王,从庄公开始到秦王嬴政继位中间差不多将近600年。
这段历史和秦国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是周,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,西周是从周武王灭商一直到周幽王被杀这段历史;东周是从平王东迁到秦国灭了东周这段历史,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。
考察西周建国初期历史可以发现:周武王建国以后封了很多诸侯,这些诸侯中间大部分是两类人,一类是他的亲属,一类是功臣。
这里边没有秦国,换句话说: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时候没有秦国。
那个时候的秦国是一个很小的一个族群,没有被封。
那么秦国到什么时候才逐步走上了一个崛起之路呢?
展开剩余81%(一)秦从族群进入卿大夫阶段
周孝王时期(西周的第八位天子周孝王,西周一共是十二位天子),秦人部族的首领非子,做了一件周孝王非常赏识的事情。
什么事情呢?就是非子替周孝王养马,马养得非常好,马群繁殖茂盛,马匹膘肥体壮。
周孝王很欣赏非子,于是就给了一个嘉奖,《史记·秦本纪》中记载:“续嬴氏祀,号曰秦嬴”。
周天子正式把非子封到秦这个地方,让他继承祖先的嬴姓,秦封地位置大致在今天甘肃陇西这一带,这块地方作为非子的采邑。
周朝等级制度中最高是王(像周武王、周文王、周平王),王下面是诸侯,诸侯下面是卿大夫,卿大夫下面是士,到卿大夫这一级时有自己的采邑,所以非子取得的是卿大夫的职务。
什么叫采邑呢?
采邑是古代天子给诸侯封给他手下的卿和大夫的一块领地,这块领地是世袭的,可以父子相承。
它是一种食物获取的方式,天子把这块地分给你,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也属于你,这块土地种植收获的粮食都交给你,所以卿跟大夫就吃这块地,也称之为食邑。
周天子将采邑分给非子,这是秦从一般族群进到了卿大夫这个阶层的标志,卿大夫比诸侯国小,但是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。
(二)美女褒姒一笑,助襄公封侯建国
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,屡次点燃烽火戏诸侯,不惜丧失自己的信誉威信。
公元前771年,申侯、缯侯、西戎合围镐京(西周都城),周幽王点燃烽火,然而赶来救援的诸侯寥寥无几。
在来的少数几个诸侯中间,其中有一个人作战特别有力,这个人就是秦始皇之前35位秦国国君的第6位,也就是后来被封为诸侯的秦襄公。
秦襄公在众多诸侯不来的情况下来了,而且打仗打得特别勇敢。
虽然周幽王死了不知道秦襄公来援助,但是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(东周第一代国君)知道秦襄公来援助了。
秦襄公这一次勤王很了不得,这是秦国在崛起路上非常重要的环节。
因为秦襄公勤王,至少说明秦襄公有两点:第一,他有政治眼光,他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机遇;再一个,他有政治魄力,他敢于带兵来救。
应当说秦襄公是一个既有政治眼光又有政治魄力的国君。
因为秦襄公知道要想得到封赏必须由周天子来封,所以别人不去他去救,别人不来他来,别人不打他打,并且打得很有力,周平王很高兴。
周平王对秦襄公封赏了两件事:
第一,封侯。秦国不再是卿大夫,一下子从卿大夫封为侯;
第二,封赏。赏了一大块地,这个地叫西戎之地,也就是攻破镐京的戎族占据的那块地,这块地包括现在的甘肃、陕西。
《史记·秦本纪》记载:襄公於是始国,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。
秦国建国是从襄公开始,襄公立国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是个界碑,对秦国来说这是第一次成为一个国,取得了一个与其他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。
这样就带来两方面的作用:
第一,有了一个政治名分。
西周是一个非常重视政治名分的社会,秦原来是没有名分的,后来周孝王给了一个卿,到了周平王才给了一个诸侯。
有了这个名分,秦国就可以和山东封得比较早的(西周建国就封了)像齐国、晋国、燕国,和这些国家平起平坐。
第二,有了一大片封地。
当然这个地是赏了,但是这个地实际上被西戎占着。周平王是把这块自己管不了也占不住地地赏给了秦襄公,周平王告诉秦襄公这块地都封给你了,你去打,打下来都是你的,表面上看一纸空文没什么用。
但是天子无戏言,有了周天子的分封,只要打下来就是合法占有。周天子的封赏对秦襄公作用很大,于是秦襄公就去打西戎,一直到最后战死依然没有把西戎之地夺过来.
在秦襄公以后历任7代国君,时间跨度将近170年,无所事事,没有作为。直到秦襄公后第8代国君秦穆公,才把这块地给拿下来,所以我们说:襄公有其名,穆公得其实。襄公有了名份,这个土地是我的了,穆公最终把西戎之地收回来。
发布于:天津市